關於我們

謝謝你的來訪,我是Searchannel尋動率創辦人張培毅教練

在我高三那年,我的心臟狀況不是很好,一直有心悸問題,卻找不出原因。

醫生說:「你還年輕,做過很多檢查之後,你這個狀況只是心理因素造成的。」

從那之後的幾次檢查,我就跟心電圖越來越熟悉,偶爾聽著自己心悸時,快速的心跳聲。

也摸索著,什麼是屬於自己的正常心跳頻率。

 

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頻率

從那時候我開始理解,心跳是規律的,卻不是永遠固定的。

正常的人,緊張的時候,心跳就該比較快;緩和的時候,心跳就該慢下來。

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頻率、自己的節奏;那個頻率、那個節奏,都不是永遠固定的。就像一個源源不絕的動力一般,隨著環境,不斷運轉。

 

自然頻率與共振

所有的物體,內部多少有些彈性成分。當這些物體被敲擊的時候,都會以本身的頻率來振動,而造成獨特的聲音,我們稱為「自然頻率」。

當「強迫振動的頻率」與「自然頻率」接近的時候,振幅就會大量增加,這就是「共振」。

「奇怪,我不是來健身房上課的嗎,怎麼講起了物理?」

「別急,讓我用簡單的例子,慢慢與訓練連接起來。」

 

盪鞦韆,簡單又熟悉吧?

鞦韆也有自然頻率,也叫擺盪頻率。我們都知道,想要盪的高,施力的時間一定要抓得很剛好。讓「施力頻率」跟鞦韆的「擺盪頻率」接近,鞦韆才有辦法盪得很高。

「強迫施力的頻率」與「鞦韆的自然頻率」相近,盪的幅度就會大量增加。也就是說,鞦韆正好也是一個共振的例子。

很簡單,對吧?

 

人體和動作也是盪鞦韆,也是共振。

健力選手,扛著兩百公斤的重量,準備操作槓鈴深蹲。

首先大口吸氣,膝關節屈曲;髖關節屈曲、外轉、外展;髂骨屈曲、外轉、外展;薦椎反點頭;腰椎前凸變少;肋骨擴張;頸椎前凸變少。

直到蹲到大腿水平地面,準備站起來的瞬間……

準備用力吐氣,膝關節伸直;髖關節伸直、內轉、內收;髂骨伸直、內轉、內收;薦椎做點頭;腰椎前凸變多;肋骨下沉;頸椎前凸變多。

用力咬住臼齒,用力踩住腳跟。終於!完成兩百公斤的槓鈴深蹲動作!

 

每一次的吸氣和吐氣,身體都在做不一樣的動作,身體和動作,都有自己的頻率。

 

健力選手如果想要努力站起來,會非常努力的讓「肌肉發力的頻率」與「身體吐氣的自然頻率」接近,這樣站起來的力量幅度就會增加,產生共振。

 

尋動率,找尋身體的運動頻率

身為尋動率的創辦人,我希望品牌標語「找尋身體的運動頻率」是一個富含人生哲理的一句話。

在陌生的環境,遇到「似曾相似」的人,就會讓人安心。

現在過於快速發展的運動產業,多樣的訓練方式,已經讓大家忘記訓練的本質。

訓練這件事,就是利用適當的負荷和壓力造成身體生理上的改變。

 

你得先面對不安,找出「似曾相似」,才有辦法安心。

 

訓練本身,不會是輕鬆的,就算是盪鞦韆,一開始也得用力、努力,等待一下又一下的來回擺盪,才有辦法享受最後的樂趣。

讓「強迫施力的頻率」與「鞦韆的自然頻率」接近,鞦韆才盪的高。

讓「肌肉發力的頻率」與「身體吐氣的自然頻率」接近,深蹲站起來的力量才會變大。

我希望尋動率的團隊,可以成為你小時候第一次盪鞦韆,在你背後,幫助你盪得更高的小幫手。

 

運動不只是為了美,更是為了找回身體的原動力。

在這裡,你可以有不一樣的訓練目標,帶你找尋身體的運動頻率,我們稱為「尋動率」。